|
本文转自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》主宰者ST。
( h3 W3 V T9 G% R# w# E ! B0 k" M9 y$ l% y" V) d
本帖资料部分来自空军之翼,还有部分萨苏的文章节选混杂与其中,其他还有翻墙获得部分日文,英文刊物翻译。9 `$ N0 W r7 M+ E7 g: g
本人日语不是很好,收集资料时可能会出现失误,不要怪我![]()
9 r* z, V$ ^3 G: C( X* v好在有旧日本海军吧的吧友帮助进行日语资料的翻译工作,这里贴别感谢下
2 x1 B9 l$ u) f4 W( }
7 g6 J7 X$ t/ m7 ~/ ^3 {: q $ k0 j/ E9 M0 k, ]
8 t8 g, v+ r8 f - q4 l+ b# D, C6 J! V. d6 h
7 ^( S: [0 H8 G
堀越二郎1903年出生,是一个鼎鼎有名的天才学生。他在小学中学的成绩极好,毫不费力的考入东京帝国大学。东京帝国大学自从建立以来到今天,始终是日本社会精英的摇篮,也是日本最顶尖的学府。1927年,这个眼镜男以第一名成绩毕业,这在精英辈出的东京帝国大学,是相当了不起的。9 n; |1 J. b1 X! _2 y1 q. x2 ~
毕业以后,他在国内工作了短短1年,随后出国留学。 . W0 @; a8 L' s& G
1929年至1930年,此时不过27岁堀越二郎在德国容克斯公司、美国寇蒂斯公司深造,当时德国和美国是世界上航空水平最高的国家。
8 K; W% S; f8 R \8 [
( A6 B; @" O8 d" G1 V& E) b- t' ~
$ x! o' ~8 W: G m![]()
, j1 g. Y6 f8 v9 M+ b( \
' r' Q9 D+ R, C* p7 i+ f* N y【七试舰上战斗机,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很烂的设计】+ y% F0 Q* r" T5 q* r" |
当时才27岁的堀越二郎成为三菱重工的争夺对象。三菱重工当时并不景气,除了三菱十式战斗机在20年代被海军采纳以外,随后长达10年的三次竞争都以惨败结尾。; d, S2 }1 v3 w& B; g9 j
三菱公司被中岛公司一度压制的不能抬头,经营也大受影响,加上30年代的世界性大萧条,公司几乎要垮了!堀越二郎自己回忆:当时公司让20多岁的我充当首席设计师,并不稀奇。因为公司的情况其实很不好,我可是为数不多由的东大航空系毕业生之一,说不定他们把我当作走出困境的希望。堀越二郎在1932年,也就是29岁,作为三菱重工的重要设计师,接受了七试舰上战斗机的设计任务。
' m' j0 H3 U2 P+ k+ Q7 y2 b这是堀越二郎第一个设计的成品,使用了很多新的概念,比如金属结构机身,但总体并不成功,连飞机外形也古里古怪,不伦不类,被堀越二郎自己叫做“呆头呆脑的鸭子”。2 h; z) S" C# ~! V
当时七试舰上战斗机试飞的时候,尾部就突然脱落,幸好那个日本试飞员拼死关闭引擎后跳伞,才侥幸逃生。可靠性不高,加上性能根本不能满足军方提出的要求,所以七试舰上战斗机并没有被海军方面采纳!
& G8 Y8 R; L* K; ?- d0 q 7 a% a1 g6 C. p6 a2 t! L
. S5 x$ h$ u; m; C; U
![]()
6 a2 a/ ^. B, w5 p
0 H3 [; W/ N; U% u# f+ T8 h, S1935年2月,全新的九试单座战斗机被堀越二郎设计出来。这架飞机的性能优秀,甚至大大高过军方的要求,于是瞬间打垮了中岛公司的方案,受到海军的认可。
! l6 m& |" O" \; s) G, k! K R0 ~8 V+ f0 ?+ ]! u! s3 w! _
九试单座战斗机的正式型号,就是九六式舰载战斗机,也是二战期间,日军最主要的战斗机之一。在零式战斗机大规模服役之前,九六式舰载战斗机是日本海军的支柱战斗机。. Z+ A- e9 F C/ b2 d$ S* s4 X
堀越二郎在九六式舰载战斗机上,采用了很多当时世界上最新的技术,比如铝合金构成外壳,凹头铆钉等等。 E, |1 [7 q( m2 v9 l. T% i+ d; @
不过由于毕竟初出茅庐,迫于军方的压力,堀越二郎被迫还是使用了一些老技术,比如固定式起落架,开放式驾驶舱等等。
5 q- D# F7 J( w, @# o/ [4 v需要说明的是,堀越二郎此人倒是没有门户之见。在发现自己公司的三菱发动机不可靠以后,他毫不犹豫的决定使用冤家对头中岛公司的发动机。 |
|